八尔湖风景美如画。白刚摄 ●李果张良高林阳 近年来,南部县坚持把“三农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,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、抓实抓细乡村治理、探索农旅有机结合等措施,不断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,奋力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 农业基础日臻完善 近日,笔者来到南部县定水镇马鞍山村,只见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,灌溉渠渠田相连、机耕道四通八达。 近年来,南部县着力构建“3+5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深入贯彻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、灌溉排水、田间道路建设等,全力推动农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,助力乡村振兴。 “今年,全县水稻面积超过31万亩,水稻机收率80%以上。”南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南部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0余亿元,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土地整理项目100余个,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,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、集约化生产,助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。到2022年底,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89.83万亩,占该县耕地面积的63.7%。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较普通农田节水6元/亩、节省劳动力成本10元/亩、节省肥料5元/亩,产量提高10%以上,亩均增收295元。 “一手抓高标准农田建设,一手抓撂荒地整治,让‘荒地’变‘良田’,‘良田’变‘粮田’,筑牢粮食安全生产根基。”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会说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今年南部县计划完成撂荒地整治8.48万亩以上。截至9月底,已完成整治复耕7.46万余亩。 南部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样板工程、亮点工程、放心工程,让“金土地”结出“致富果”。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,始终坚持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化、新农村建设高度融合,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定位为建设土壤肥沃、集中连片、设施配套、高产稳产、生态良好、抗灾能力强,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,实现示范区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,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乡村治理成效明显 近日,笔者来到八尔湖镇纯阳山村,但见草木葱茏,空气清新怡人。曾经“脏乱差”的纯阳山村如今成为风景如画的旅游地,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。 近年来,南部规划编制《“美丽南部·宜居乡村”建设五年行动方案》和《南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,按照“一村一品,一村一特”的规划要求,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。 截至目前,全县建成场镇污水处理厂68座,新改建村级公厕398处,新建并启用压缩中转站5处、垃圾中转站42座;“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覆盖98%以上行政村;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实施农药化肥使用量“零增长”行动。 乡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的同时,南部县在抓实抓细乡村治理方面也下足功夫。 走进南部县大王镇羊角山村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村道公路两旁民居、党群服务中心等外墙显眼位置随处可见。该村党支部书记雍太俊说,近年来,通过党建引领,构建上下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,形成村级协调议事决策、解决问题、化解矛盾便捷高效的村级治理运行机制,构建共商、共管、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;利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主题文化馆,抓好精神文明建设,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相沿成习。 羊角山村是南部县抓实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该县坚持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“三治”并举,实现“村规民约”全覆盖,乡村自治组织健全率、管理制度完善率达95%。截至2021年,建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、示范村11个,48个村入选省级“四好村”,226个村创建为“幸福美丽新村”。 农旅融合产业兴村 随着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,南部县许多乡村走出一条农旅融合、产业增收的路子,为群众鼓起腰包。 南部县伏虎镇正觉寺村位于西充、南部、盐亭三县交界处。过去,该村交通不便,基础条件差,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。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相信发展种植业能赚到钱?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太勋和村“两委”班子讨论后决定,党员干部率先示范,达到一定效果后再全面铺开。第一年种了100余亩,第二年种了近100亩,第三年又种了近400亩,逐渐形成以枇杷、香桃、晚熟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,老百姓也从发展水果产业中尝到了甜头。随后,该村以产业为载体发展观光农业。从2012年开始,正觉寺村逐步走上农旅融合发展之路。 2014年起,正觉寺村回引乡贤近30人参与和支持景区建设。寺外桃源景区于2019年3月正式开放营业,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。2021年寺外桃源景区接待游客达到15万人次,全村文旅综合收入超过400万元。催生了28家农家乐、30家民宿,解决了30余人就近就业。同时,按照“支部+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村民以农田、房屋、资金入股。2021年分红逾21万元,村集体分红达5万元。 南部县升水镇临江坪村同样依靠农旅融合走上乡村振兴之路。据了解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临江坪村交通十分不便,村民出行靠乘船或爬坡过坎。近年来,南部县对升钟湖进行扶贫开发,推出“旅游+体育+扶贫”发展模式,打造“世界钓鱼城”品牌,居住在升钟湖畔的群众吃上“旅游饭”。 “我们结合各地地域特色,打造多个乡村旅游品牌。目前,八尔湖、升钟、升水、伏虎等乡镇的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,已形成休闲度假型、避暑度假型、农业观光型、乡村观光休闲型、城郊农家型、康养保健型等六大类产品。”南部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,未来,还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旅融合之路,让户户有增收项目、家家有致富门路。(来源:南充日报) |
相关阅读